由于美國經(jīng)濟復蘇和中產(chǎn)階級支出意愿增強,2014年亞洲出口至美國的海運集裝箱量接近歷史最高點。根據(jù)Zepol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,美國2014年進口自亞洲的集裝箱箱量較2013年提升了6.8%,全年進口量達到1,423萬TEU。而歷史最高記錄是2007年,當年運量達到的1,424萬TEU。
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,亞洲出口至美國的集裝箱量穩(wěn)步提升,但在2008和2009年由于金融危機而跌入谷底。2013年集裝箱運輸市場開始回暖,主要是由于2014年許多貨物市場的需求穩(wěn)步提升。例如,汽車貿易和住房相關產(chǎn)品(家具、地板材料)的市場在2014年都十分火爆,同時玩具和服裝在圣誕季的需求量飆升。
中國占美國集裝箱亞洲地區(qū)總進口量的60%,相較2013年上升6.9%,居于首位。第二名韓國出口至美國的集裝箱量也同比增長了3.2%。
排名第四的臺灣的貿易量上升了11.7%。而新加坡的作為出口國的貿易量則上升了17.4%從而超越了日本。日本出口到美國的貿易量為610,000 TEUs,同比上升3.8%。
盡管如此,美國西海岸的港口從五月開始就深陷勞資糾紛的泥潭,船舶的周轉率自那時起就開始下降,因為和港口堵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。這一情況影響了進口商在海運選港時的考量,也造成了運費的上升。
進口商為了避免堵塞的港口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和成本問題,越來越多的愿意選擇東海岸的港口。目前,從亞洲到美國東海岸,40英尺集裝箱的運費是$4,500每箱,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%。相比較而言,到西海岸的集裝箱的運費是$1,900每箱,只上升了3%。
其它集裝箱航線的運輸需求量也在上升。2014年1月至10月,從亞洲到歐洲的集裝箱運輸量為1290萬TEU,相比同期增長8.9%。亞洲內部集裝箱運輸,包括中國、日本和東南亞航線上的運輸量也在2014年1月至9月間增長了2.3%。